电击,孩子一生的噩梦
原标题:不能承受之重 | 记者眼
与红黄蓝幼儿园虐童事件在网上引发舆论狂潮相比,豫章书院事件只引起了一阵喧嚣,然后便消失无闻。很多人知道了豫章书院的事并没有太多愤怒,甚至个别人还站在书院一边支持书院的暴力行为,这是一件值得深究的事。
“我没有犯罪,干嘛像个犯人一样,甚至比犯人还惨。”很多学生出来之后,把心中的怨念指向自己的父母和学校,变得敏感、多疑,甚至抑郁。
或许,在很多父母看来,孩子是自己的私有财产,自己可以“处置”,甚至获得自己授权的机构也可以“处置”,只有背着他们的“处置”才是不可接受的。
十几年前,我曾经是一个调皮捣蛋的小孩,远近闻名。
1
在我家门口的公共道路上,经常有村妇立在那儿,面朝我们的房子,一边用手指着,一边跺着脚,嘴里都是一些不堪入耳的赣语词汇。
咱们先来看看豫章书院的所作所为。
有一位瘦小的老太太是我们家门口的常客。这位民国时期的地主家少奶奶,左手拿着案板,右手举着菜刀,骂一句,拍打一下案板,像在敲锣。她的骂声带着哭腔,抑扬顿挫,带着调子,咿咿呀呀,像在唱采茶戏。
媒体采访了豫章书院的一位受害者,邹远(化名)说:“曾在江西南昌的一所叫豫章书院的地方遭到体罚和拘禁。”17岁的辽宁大连少年邹远,思维清晰、表达流畅,但是他去年确诊为抑郁症被父母哄骗到豫章书院来。不听话,就关“小黑屋”。注意,他父母送他进豫章学院的原因是因为他确诊为抑郁症。或许在他父母看来这种心理疾病不光彩,也或许他的父母认为“心病”就是装病。
她们从不点名道姓,但所有人都知道,我是被骂的那一个。因为有一段时间,我被他们认定为彻彻底底的坏孩子。
如果仅仅是遭遇体罚,豫章学院还不足以让人如此气愤,这类机构打着“教育”的幌子行“虐待”之实,造成了严重后果。我们来看《新京报》的报道:
有多坏呢?我跟其他小孩趁大人们午休的时候,把某户人家菜园子里的小甘蔗全部割掉,吃不完就全扔在溪水中;顺着竹竿爬上别人的天台,把上面种的瓜果之类全扔下楼;有人地里的南瓜快熟了,拿小刀剜一小块瓜皮,塞些粪便进去,再封上让它自己愈合,那家人待南瓜熟了,抱回家切开,一股恶臭溢出。
从杨永信戒网瘾学校到江西南昌豫章书院,一波又一波的“问题青少年”被父母们送到争议重重的类似学校。2014年,19岁女孩玲玲因厌学而被家长送至戒网瘾学校接受矫治后死亡;今年8月,18岁男孩李傲被送至合肥正能学校白山镇教学点,48小时后死亡;直到今年11月,江西南昌豫章书院被曝出存在关小黑屋、打戒尺、打龙鞭等体罚学生的行为………
有了网络之后,又开始流连网吧,通宵达旦,老师受不了,直接让人把我的课桌藏了起来,后来又叫了家长过来。有几次甚至离家出走了好些天,母亲找不到人,哭了几天。
与红黄蓝幼儿园虐童事件“性侵”之说来自非当事人的直接描述不同,豫章书院对学生的虐待行为得到了许多当事人的正面证实,基本可以认定该学院的学生受到不同程度地暴力殴打、伤害,原因仅仅是因为不听话。
那是千禧年前后的旧事。如果当时有豫章书院,正好我的父母又听说,不知他们会不会像十多年之后的家长那样,把我送进这样的学校?我想,大概不会吧。因为我母亲,有些日子看不见我就会伤心。
当然,因为对象不同,幼儿园虐童事件的性质更为恶劣。但不可否认,豫章书院的所作所为一样不可接受。更令人心寒的是有些父母在明知孩子会受到“虐待”的情况下仍执意将自己的孩子送进来,只为了让自己孩子遵从自己的意愿。
豫章书院的学生,除了极少数因为吸毒和混“黑社会”被父母送进来(他们之中主要是成年人),大多数就像我曾经那样,只是有些调皮、贪玩、厌学、早恋、爱上网,或者无知,并没有作过什么恶,却被他们的父母或者监护人“送”到了这样一个学校。
在他们看来,为了让孩子“走上正路”,这点牺牲算不得什么。孩子挨点打怎么了?我们那时候谁没挨过打?他们会这么想。
这些未成年的小孩,进入豫章书院的过程是那么的灰暗。在过去的一个多月里,我通过多种方式,先后与大概20名豫章书院曾经的学生聊天。
问题是像豫章书院这样的机构,他们的教育方法不光挨打这么简单。相信没有多少人有被长时间关小黑屋的经历,更不用说杨永信“电击”这样层出不穷的虐待花样。
除了一个小女孩因为喜欢“国学”,被豫章书院关于“国学教育”的宣传吸引,主动进去,其他人要么是被父母以探亲、旅游的名义骗至豫章,要么是在父母的授意下被学校教官粗暴抓走,甚至铐走。之后像坐牢一样,在肮脏、潮湿的“小黑屋”关一个星期,经历近乎变态的规矩,高强度的体能训练,以及残暴的鞭打。
2
我接触到的很多家长却把自己的儿女贴上了“问题少年”的标签,一番痛苦的折磨之后,觉得自己无力教养,只能送到特训学校。“我没有犯罪,干嘛像个犯人一样,甚至比犯人还惨。”一个未成年学生曾这样跟我说。
个人认为这类学校的存在是对现代文明的嘲讽。在教育现代化的今天,像这类打着治网瘾、管不良的幌子,堂而皇之地体罚虐待学生,不能接受也不可接受。电击、棍打,告密、监视,这些行为居然会在未成年人的学校出现,难以想象。
许多学生把心中的怨念指向自己的父母和学校。湖州的一个女孩,从学校“毕业”几年,依不愿意与曾经“背叛自己”的父母交流,也不愿意把曾经的苦楚告诉父母,虽然她尝试过,但父母并不相信。她甚至不敢坐母亲的车出去旅游,怕又被带到了某个奇怪的地方。她开始装得很听话,让母亲以为自己已经完全转变了。她患上了严重的抑郁症,有自杀倾向,今年下半年住院了两个月,依靠药物治疗。
这类学校也很难取得理想的教育效果。因为他是靠外力强行“矫正”不良习惯,学生即便是迫于压力改好了,内心不认同,一旦出来了又会现出原形。
很多学生出来之后,都有过类似的变化,变得敏感、多疑,甚至抑郁。樟树市有个男孩曾两度被豫章书院抓进校门,关了两次小黑屋。这种经历给他留下了巨大的阴影,他在出来四五年之后,依然恨自己的母亲,也缺乏安全感。每天睡觉的时候,他都会在枕头底下藏一把水果刀。“如果谁再来抓我,我就动刀子。”他说。
靠体罚暴力会给孩子造成一辈子的心理阴影,心理创伤与上网等恶习相比很难说孰轻孰重,个人认为心理创伤更难恢复。在这种类似集中营的学校呆的时间越久,对人的不信任会越强,也越难从阴影中走出。
前一段时间,南昌一名前豫章书院学生,敌对自己的父母,甚至开始请教律师,准备起诉他们。一些学生觉得他有些极端,不支持他的做法。
不是所有人都适合当父母的,至少这些打着爱的幌子把孩子送进“地狱”的人不配。
子女的抑郁症倾向,也开始令一些家长感到痛苦,并反思自己过去的教育方式,后悔不已。陈振运的父亲是这些家长的代表,他把所有的过错都归于自己,一直处于深深的自责之中。也许,是不懂得如何教育孩子,所以当出现了问题,就只好求助于一些特训学校的偏方。
3
不过,并不是所有的家长都是如此。
杨永信网瘾学校、豫章书院这类机构对孩子最大的伤害不是身体上的,而是精神上的。
相关新闻:
中国青年报对曾经接受过“电击疗法”的青少年进行过采访,其中大部分人在出来之后都会极度缺乏安全感。咱们看看媒体报道的学生“治疗”之后的“成果”。
豫章书院遭体罚学生报案家长不支持 欲起诉父母
出来后,他变得很多疑,老觉得我们要害他,一直对我们怀恨在心。现在,他虽然不会打人,但是会自残,经常找各种各样的理由折磨得我们鸡犬不宁。他今年24岁了,这个年纪本该拼事业、交朋友,他就天天在家跟我们对着干,也不去做事。
铁网豫章书院:女学生被要求脱掉内衣 全身搜一遍
他们怎么会再去相信别人?被自己最为亲近的父母骗去这类机构,在里面受到“电击”、棍棒殴打等伤害,出来后可能一生都没法从阴影中走出。
豫章书院被注销办学资格 部分家长:坚决支持办学
他的父母成功了。既然不按照我们的意愿成长,那么就毁掉他。
南昌豫章书院学生陆续被接走 仍有家长表示力挺
不少家长把孩子完全当成了自己私人物品,必须严格按照自己意愿生活,至于孩子怎么想的,不在意。出了问题,自己打,或者让别人打。
豫章书院被控涉嫌非法拘禁 警方立案侦查
一些人认为管教自己的孩子是自己的家事,不容外人置喙,甚至一些落后地区的人认为孩子是自己生出来的,打死也是自己的事。他们生活在现在,思想去停留在古代。浑然不知有《未成年人保护法》的存在。
责任编辑:张玉
4
关键字 : 豫章书院犯人学生
12月7日,江西省南昌市公安局青山湖分局决定对前豫章书院学生罗某被非法拘禁一案立案侦查。正义终将来临。
我要反馈
罗某父母的表现让人玩味。罗某称,由于其父母不支持起诉豫章书院,将与豫章书院签订的协议藏起来,其一度无法证明自己曾在豫章书院待过。也就是说,事到如今,罗某的父母仍不支持自己的孩子讨回公道,他们或许仍认为豫章学院的所作所为是对的。
传统文化讲究长幼有序、父慈子孝,但不支持对孩子的暴虐对待。
新浪新闻公众号
孩子的性格发展及行为习惯,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但是最基础的是家庭功能和父母的教养方式。在树苗刚开始长歪的时候不去矫正,在越长越歪之后,气得拿起斧头一砍了之。很多家长的做法与之无异。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左方二维码关注新浪新闻官方微信(xinlang-xinwen)
为人父母是一项荣誉,更是一种义务,需要付出关心、耐心、爱心。很多人并没有准备好,就匆匆忙忙就做了父母,不懂得教育、不愿意教育,只想选择最省事的方式。
相关新闻
提醒有些家长,你的孩子是活生生的人,不是可以随意捏来捏去的橡皮泥。
加载中
首先要平等地对待自己的孩子,尊重自己的孩子,赢得孩子的信任才能真正建立对话基础,走进孩子的内心,良性互动。
点击加载更多
让我们静等法律对这些人的制裁,同时,劝每一位父母对自己的孩子多一份耐心、多一份理解、多一份尊重。
推荐新闻
- 【新闻】 中国使馆发恐袭预警 恐怖分子盯上中国...
- 【军事】 日媒:中国轰20快要首飞系仿制美军B2...
- 【财经】 863计划参与者否认喝王老吉延寿10%!
- 【体育】 C罗压梅西内马尔蝉联金球奖 平梅西纪...
- 【娱乐】 赵薇澄清办公室搬空传闻:搬到别的地...
- 【科技】 中消协约谈7家共享单车企业:建议免收...
- 【教育】 女学生挥霍银行2340万判无罪?
图片新闻
菲律宾民众焚烧总统画像抗议
男生扮熊冲女生宿舍告白遭驱离
青年摄影师不可错过的赛事
055舰比052D战舰体型大好多
视频新闻
七旬老人携失智老伴直播成网红:想去北京见董卿
美体操队前队医被控性侵
被判入狱60年
千架无人机闪耀2017《财富》之夜
美如仙宫
大学生公车站组人墙促排队:大爷大妈挤不过我们
热门新闻
- 01 韩国面对美国挖的这个“大坑” 如今含泪恳求中国
- 02 印度还没道歉 竟要求中方“归还”其越界无人机
- 03 解放军这名国宝级院士离世 曾解开钱学森“密码”
- 04 长三角“雄安新区”来了 这里将现万亿级贸易市场
- 05 女子驾考时晕倒致车子撞墙后索赔31万 法院这么判
- 06 这地方租100平两居要一次缴纳180万 咋回事?
- 07 我驻巴使馆发布重要安全提醒 是谁要对中国人下手
- 08 习近平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 分析研究2018年经济工作
- 09 这位女县委书记贪污讲技术:不收现金设攻守同盟
- 10 第一中锋真怒了!勇士FMVP差点在更衣室被揍
热评排行
- 01 《星速客SHOOT》黄子韬释放自信一刻
- 02 女子嫌弃男友“你2千块1个月养不起我” 网友炸了
- 03 感谢野粉一路陪伴!10万礼品送138个粉丝!平台开~金主省钱白菜君
- 04 55开卢本伟开播
- 05 国内高空挑战第一人被曝失手坠楼 其女友证实死亡
- 06 单亲妈妈带3岁女儿跑出租,每天到工作到凌晨,孩子懂事让人心疼
- 07 空姐偷吃多份剩余餐食:被停飞调查
- 08 胡一天沈月《致我们单纯的小美好》花絮之辰希夫妇亲亲抱抱举高高旋转跳跃不停歇,江辰
- 09 华裔女孩22年后,与亲生父母在断桥相会
- 10 《致我们单纯的小美好》大结局江辰和小希的这一晚真的甜爆了
图片故事
中越跨国上班
在我这儿,没有可以扔的垃圾
血染的风采:建国后我军打过哪些大仗?
新浪图片《政面》16期:格前总统被捕 支持者砸警车救驾
新媒体实验室
-
特朗普说过的“中国话”
-
中国政要丨新浪新闻中共十九大特别策划
-
习近平的中国足迹
-
聆听习语,读懂十八大后的中国
热点博客
- 这么多谣言都是策划!马云首次回应
- 2千块1个月养不起我:没钱结啥婚
- 不成问题的问题:赵云是文官还是武将
- 真实故事:两个宿管阿姨的职场厮杀
- 何洁赫子铭婚变:不爱了为何还生二胎
- 女孩污起来,连费玉清都要脸红(图)
- 吃花生能延长寿命?真相究竟是什么?
秒拍精选
不看脸你还爱TA吗
会撩妹的爸是啥体验
咸香浓郁的牙签肉
新闻主播在鬼屋报道
新浪新闻意见反馈留言板 400-690-0000 欢迎批评指正
- 新浪简介 | 广告服务 | About Sina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通行证注册
- 产品答疑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2675637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17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
本文由足球比分发布于新闻资讯,转载请注明出处:我没犯罪干嘛像犯人一样,有些父母的教育理念
关键词: